莱芜挚虐实业有限公司

電池中國網  >  政策  >  清潔能源
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細則即將出臺
2016-01-06 09:20:09
關鍵詞:可再生能源政策扶持儲能領域

 

  為進一步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文)及相關配套文件的有關要求,國家能源局起草了《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辦法》),并于2015年12月28日向全社會廣泛征求意見。

  可再生能源發電包括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能發電、地熱能發電、海洋能發電等非化石能源電力。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是指電網企業根據國家確定的上網標桿電價和保障性收購利用小時數,結合市場競爭機制,通過落實優先發電制度,全額收購規劃范圍內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上網電量。

  記者了解到,2015年以來,全社會電力需求增速放緩,發電利用小時大幅下滑,但傳統火電裝機卻不降反增,常規能源對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擠出效應加劇,致使棄風棄光問題越發嚴重??稍偕茉吹木薮罄速M致使發電企業陷于虧損,嚴重影響其投資積極性。如果棄風、棄光問題不能盡快解決,可再生能源發展動力將被削弱,開發成本持續下降將成為奢望。《辦法》旨在解決困擾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棄風棄光“固疾”。

  “于2015年下發的電改9號文和多個電改配套文件中均多次提到可再生能源優先上網和保障性收購,但此次《辦法》的不同之處在于,其已經到了落地的實際操作層面,對于各級能源主管部門與電網企業等的責任范圍都做了明確劃分。”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政策研究主管彭澎告訴記者。

  《辦法》規定,可再生能源并網發電項目年發電量分為保障性收購電量部分和市場交易電量部分。其中,保障性收購電量部分通過優先安排年度發電計劃、與電網公司簽訂優先發電合同(實物合同或差價合同)保障全額收購;市場交易電量部分由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通過參與市場競爭方式獲得發電合同,電力調度機構按照優先調度原則執行發電合同。

  彭澎指出,“保障性收購電量部分和市場交易電量部分的明確劃分是首次。在通過計劃方式優先安排一部分保障性發電量,保障可再生能源項目基本收益的同時,使超出保障性范圍的發電量參于市場交易,通過市場競爭機制保障優先上網。既保障了公平的權益,又能用競爭的方式發揮效率和市場的作用。”

  國家能源局提出,國家能源主管部門會同經濟運行主管部門對可再生能源發電受限地區,按照各類標桿電價覆蓋區域,核定各類可再生能源并網發電項目保障性收購年利用小時數并予以公布,并根據產業發展情況和上網電價調整情況對各地區各類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購年利用小時數按年度進行調整。可再生能源并網發電項目根據該小時數和裝機容量確定保障性收購年上網電量。

  “各類可再生能源并網發電項目保障性收購年利用小時數還需要進一步明確并予以公布,否則會影響《辦法》的進一步執行。”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辦法》還提出,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發電項目以及各類特許權項目、示范項目暫按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意見核定的利用小時數確定保障性收購年利用小時數;擁有分布式風電、太陽能發電的用戶暫時不參與市場競爭,上網電量由電網企業足額收購。

  國家能源局強調,保障性收購電量范圍內的可再生能源優先發電權不得主動通過市場交易轉讓。

  此外,《辦法》還明確,鼓勵超出保障性收購電量范圍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參與各種形式的電力市場交易,促進可再生能源多發滿發。

  國家能源局提出,對已建立電力現貨市場交易機制的地區,鼓勵可再生能源發電參與現貨市場和中長期電力合約交易,優先發電合同逐步按現貨交易及相關市場規則以市場化方式實現,參與市場交易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按照項目所在地的補貼標準享受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

  對此,發改委能源所研究員時璟麗指出,市場交易電量的成效取決于未來電力市場交易機制的進展,而目前開展電力現貨交易的地區還相對較少,主要在內蒙、甘肅等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辦法》明確規定了落實這一制度的政府和電網責任。其中,國家能源局應會同財政部,按照全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劃,確定各地在規劃期內應當達到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全部發電量的比重。各地能源主管部門指導電網企業制定落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比重目標的措施,并在年度發電計劃和調度運行方式安排中予以落實。

  國家能源局要求,電網企業應與可再生能源并網發電項目企業在上一年末簽訂可再生能源優先發電合同。電網企業應優先執行可再生能源發電計劃和可再生能源電力交易合同,保障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享有最高優先調度等級,不得采取向優先級較低的發電項目支付費用的方式獲取優先發電權。

  “《辦法》真正執行后,對于解決棄風、棄光難題將起到實質性作用。但是仍需要注意的是,地方政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阻力,尤其是擁有大量火電機組和可再生能源裝機的地方,在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大背景下,如何平衡將是擺在地方政府面前的問題。”彭澎說。

稿件來源: 中國能源報
相關閱讀:
發布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