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挚虐实业有限公司

資訊

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發布時間: 2015-05-08 09:49:19    來源: 經濟日報
字體:

[摘要]作為備受關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我國電動汽車起步不晚,發展似乎也不慢,但產業化之路卻步履蹣跚。如何破解這一難題,需要從政策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多元、產品技術過硬等多方面入手,從而真正激發電動汽車產業化活力。

 

  加快培育和發展電動汽車產業,既能有效緩解能源和環境壓力,又能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作為備受關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我國電動汽車起步不晚,發展似乎也不慢,但產業化之路卻步履蹣跚。如何破解這一難題,需要從政策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多元、產品技術過硬等多方面入手,從而真正激發電動汽車產業化活力。

  汽車是現代社會的重要交通工具,它為人們提供了便捷、舒適的出行服務。然而,傳統燃油車輛在使用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有害廢氣,并加劇了對不可再生石油資源的依賴。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第一次提出“美麗中國”的全新概念。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更強調,推廣新能源汽車,治理機動車尾氣,提高油品標準和質量,打好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攻堅戰。這無疑會進一步推動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

  電動汽車產業化面臨的問題

  在能源、環境形勢日益嚴峻的今天,電動汽車因其清潔、節能的顯著優勢,成為世界各國與地區都倍加重視的新興產業。我國是人口大國,也是資源消耗大國。在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加速的今天,能源問題已經成為限制我國快速健康發展的一個瓶頸。由于具有節能和環保的優點,電動汽車很符合我國目前秉持的可持續發展觀和建設資源集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理念。目前我國政府加大了投入力度、扶持力度,不難預料,未來幾年我國或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然而,盡管電動汽車產品出現已有很長時間,硬件技術的改進也不斷取得新的成果,但電動汽車市場推廣進展卻很緩慢,而且推廣普及中遇到了許多問題,電動汽車的產業化仍有較長的路要走。

  一是電動汽車各參與方的利益分配問題。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涉及到汽車消費者、汽車制造商、電池制造商和電力供應商各參與方的利益之爭,由于各參與方之間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電動汽車產業健康發展。首先,電網公司與汽車企業在充換電站的建設上存在爭論。優先發展純電動車,然后配套建設充電站;還是先把配套充電站建好,以吸引用戶購買純電動車。這個問題就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使得目前充電站建設較為滯后,一定程度上導致純電動車產業停步不前。其次,汽車企業與電網存在電池運營模式之爭。電網公司主推“換電”模式,汽車企業更樂意推“充電”模式。電力企業和汽車企業到目前為止很難取得共識,兩者需要重新劃分利益。此外,要想私人購買電動汽車成為可能,必須要在消費者居住地建立充電設施,充電便利與否直接影響著車輛的使用。然而,自用充電樁安裝嚴重受阻于小區物業。據統計,去年北京市個人消費者所建的充電樁雖然只有1600多個,卻涉及1300多家物業公司,幾乎每建一個私人充電樁都要和一家新的物業去談,情況紛繁復雜。這樣的情況也不利于私人購買電動汽車。

  二是電動汽車價格偏高,充換電設施建設與管理不完善。目前,雖然我國已經有幾千輛電動汽車開展了示范運行,長安、奇瑞和比亞迪生產的混合動力轎車也已上市銷售,但與形成產業發展所需的初始規模相比,現在的生產規模仍然很小,造成電動汽車的價格偏高,在不考慮國家財政補貼的情況下,對用戶缺乏足夠的吸引力。而且,與傳統汽車加油的時間相比,發達的充換電服務網絡設施基礎建設是電動汽車推廣應用的基本保證。目前,我國充換電設施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離電動汽車行業規模發展所要求的充電設施數量有著較大的差距。有數據表明,截至2014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保有量已經接近12萬輛,但建成的充電樁僅有3萬多個。充換電設施的不完善是阻礙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三是電動汽車運營的商業模式不成熟。我國電動汽車現有商業模式有:融資租賃模式、定向購買模式、租賃與換電模式等。在當前的電動汽車商業模式中沒有系統考慮各參與方行為及交互作用對產業鏈的影響,缺乏對適合我國電動汽車商業模式的深入量化研究,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電動汽車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更多推薦

專家專欄

企業專題

熱門文章

展會沙龍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