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0多名行業代表齊聚北京,參加“2015鋰電池和隔膜市場與工藝技術發展研討會暨鋰電池關鍵材料產業鏈發展論壇”,討論中國和海外鋰電池市場的發展。
有業內人士指出,鋰離子電池正在全球普及開來,包括日本、韓國、美國和歐洲。跟隨這股全球趨勢,中國對鋰離子電池的需求也與日俱增。最大的需求增長仍來自于消費電子產品(例如手機和便攜式充電器),但電動交通工具(如電動自行車)的需求增長也很明顯。
隨著需求的增長,產量也隨之增長。AskCIData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鋰離子電池產量超過52.8億個,相比上年攀升了10.9%。據CCM稱,到2017年行業規模將擴大400%。
多位與會者表示,中國政府正在花大力氣扶持鋰電池行業的發展。對新能源車提供補貼仍是政府支持的重要舉措,但今年早些時候補貼金額下調了10%,其目的在于延長補貼計劃。
從2009-2015年,隨著中國鋰電池隔膜產量穩步增長,隔膜價格也逐漸下跌。但我國鋰電產業對進口薄膜的依賴仍然過重,日本、韓國和美國生產商在全球隔膜市場上占據壓倒性的多數份額。
對進口隔膜過分依賴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國內企業對設備的投資較少,加工能力較低下,致使生產過程難以控制。同時,國內外隔膜生產企業另一個差異在于原材料,如聚乙烯和聚丙烯樹脂,對于最終產品的影響很大。國內企業無法獲得穩定的樹脂供應來源,而一些國外公司,如Celgard有自己獨立的測試實驗室,可以自行生產樹脂。
另一個問題在于人們對本土企業認知存在誤區,導致電池生產商不常更換供應商,一般2、3年換一次。所以國內生產商贏得聲譽需要更長的時間。
因此,國產隔膜在多個方面有待改進。其中包括提高產量,改善耐熱性,開發出更薄的隔膜,提高薄膜的吸收率和開發新品種隔膜。
此外,多名嘉賓在會上還談到了電動車行業的增長,及其如何對鋰電池行業的增長產生影響。
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許艷華說,污染的加重已促使政府加強汽車和汽車制造方面的法規約束。他說,汽車業面臨的主要挑戰是要達到中國越來越嚴格的行業要求。
上述業內人士也表示:"從個人角度來看,我們應當保持樂觀,但2020年的目標要實現起來頗有難度。" 這些2020年目標包括把"新能源"(含電動)汽車的銷售量和產量擴大至500萬輛,把所有車輛的平均燃耗減至每100公里5升,所有的節能、混合動力和 電動車平均燃耗要達到每100公里4.5升。
他說,但盡管政府大力扶持,消費者仍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存在一些問題。在2013年進行的中國新能源汽車消費者調查中,受訪者們表示,盡管技術相對成熟可靠,但電池安全性方面仍有問題,而且電池充電成本高昂。新能源汽車的行駛里程也被認為太短,充電時間太長。然而,半數以上的受訪者表示仍愿意購買新能源車。
國聯汽車動力電池研究院主任盧世剛對中國提交的鋰電池和電池薄膜相關的專利以及在中國發表的此類主題研究數量作了分析。去年,鋰電池及隔膜的專利申請數大幅攀升。在總計1581份鋰電池及隔膜專利申請中,669項是有效的。比亞迪、寧德新能源、東莞新能源、清華大學和比克電池是這一類別中專利申請數最多的五家企業和機構。
聚乙烯隔膜419項專利申請中有186項有效。在415項針對聚丙烯隔膜的專利申請中,深圳冠力新材料有限公司獨占鰲頭,有21項有效申請,而其他專利數排名前列的申請者的申請數不超過5項。盧世剛還發現,中國去年發布的鋰離子電池相關論文數量比過去十年還要多42%。
這些數字為中國鋰離子電池市場勾畫了美好未來。佛山金輝高科的首席工程師吳耀根認為,隨著中國電動車銷售的增長,“鋰電池市場也將迎來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