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挚虐实业有限公司

資訊

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過了質保期該怎么辦?

發布時間: 2015-07-07 08:52:48    來源: 中國汽車報    作者: 王凌方 萬仁美
字體:

[摘要]動力電池的瓶頸是老大難問題,一個在生產端,對一致性要求很高,一個在使用端,不能過充過放。這兩個問題之外,還有一個難題:過了質保期的電池怎么辦?

 

  國家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工信部聯合下發的《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中明確提及,車企要進入《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必須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提供不低于5年或10萬公里(以先到者為準)質保。電動汽車電池的質保期之后會出現什么情況,又要如何解決?

  動力電池進入后市場就逃不開兩大問題:一是電池的售后,消費者最擔心的莫過于質保期后,電池維修更換的成本過高且維護主體不明確的問題;二是電池的報廢和回收,尤其在電池回收領域,目前還缺乏相應的標準,數據顯示,1個20克的手機鋰電池可污染3個標準游泳池容積的水,若廢棄在土地上,可使1平方公里土地污染50年左右,一個1噸左右的電池組污染程度可想而知。

  就上述問題,記者采訪了國家863電動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測試中心主任王子冬,在他看來,動力電池超過質保期后會出現兩種情況:一、電池組中個別電芯出現問題,可以通過整車企業找到電池生產商進行維修;二、電池組徹底報廢,這需要徹底更換電池組,不再適用于電動汽車的電池則進入梯級利用狀態,最后加以回收。

  過保后的維修和梯級利用

  “質保期不等于電池使用壽命。”王子冬告訴記者,“實際上,消費者對電池性能不用過于擔心,一般來說,只要電池容量高于80%,電動汽車可以正常使用。如果在使用過程中,個別電芯出現問題僅需更換相應電芯即可,不需要更換整個電池組,因此費用不會過高。”

  但由于行業內電池質量參差不齊,無論是私人消費者還是企業客戶,對于質保期之后電池的性能憂心忡忡,記者和幾家企業溝通后發現,很多企業針對這一現象推出了相應的服務,例如延保和折價回收服務,以此打消客戶的疑慮。

  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負責國內市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針對公交客戶采取了在質保五年的基礎上,再簽訂延保協議進行有償服務。對于不能繼續使用的電池,企業會對其進行折價回收。”

  記者在與該工作人員溝通時得知,由于電池的類型、容量等各不相同,企業很難給予統一的延保費用標準,大多依具體情況協商解決。

  對于達不到電動車使用標準的動力電池,理論上應該進入梯次利用階段。中信國安盟固利的市場人員對記者說,電動汽車替換下來的電池可以用在民用領域,可繼續用于新能源分布式發電站、路燈、通訊基站等儲能領域,也可用在電動場地車、游覽車、高爾夫球車等低速電動車上,實現電池的梯級利用,以節約成本。

  相對于電池的梯級利用,電池回收的難度更大。

  動力電池面臨回收困難

  動力電池在回收領域存在的最大問題是缺乏回收標準,在王子冬看來,如何進行梯級利用也是缺乏標準的,“電池容量達到何種程度可以進入下一階梯利用,都沒有明確的標準,何種程度不能再進行梯次使用,需要進入回收程序也沒有明確的標準可以參照。”

  除了缺乏回收標準,企業資質成為制約電池回收的又一瓶頸,“隨著電池衰減程度的加深,電池的安全性能也在不斷降低,回收企業需要具備相應的手段和能力,具備相應資質的企業寥寥無幾。”王子冬對記者說,要做到電池的安全回收難度相當大。

  現實情況是,國內鋰電池品種繁多,電池構造復雜且沒有固定標準,造成拆解回收工藝復雜難以形成產業化經營,有數據顯示,國內從鋰電池中回收碳酸鋰的成本仍是企業直接生產成本的5倍以上,導致企業缺乏回收熱情,加之政府缺乏鼓勵政策,動力電池回收面臨極大困難。

  動力電池從生產、使用、梯次利用、回收應該是一個完整的閉環系統,但由于國內缺乏相應標準、電池種類過多、缺乏回收能力等問題,使動力電池的使用后期產生諸多問題,甚至會產生使用效率低下及更為嚴重的污染問題,這些情況的發生都與發展電動汽車的初衷相違背,可見,一個良性的產業生態系統,離不開政府、企業及個人的配合與努力。(王凌方)

  解決過質保期的動力電池問題需提上日程

  動力電池的瓶頸是老大難問題,一個在生產端,對一致性要求很高,一個在使用端,不能過充過放。這兩個問題之外,還有一個難題:過了質保期的電池怎么辦?目前,筆者沒有看到很好的解決辦法。

  此前,財政部、稅務總局和工信部聯合下發《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中明確提及,相關車型技術必須滿足國家標準的同時,還必須“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提供不低于5年或10萬公里(以先到者為準)質保”。

  我國第一階段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從2009年開始,剛開始那幾年,投入使用的動力電池時間短、數量少,質保要求沒有統一規定,過了質保期的電池暴露出的問題不那么突出。如今不同,最近幾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爆發式增長,超過質保期的動力電池數量也呈現出幾何級數的增長,即使第一階段運行數量比較少的電池,現在也過了質保期,過了質保期的電池暴露的問題越來越突出。

  過了質保期,動力電池還有80%的能量密度,只是不適合再作為動力電池使用,派作其他用場還是綽綽有余,比如將汽車上淘汰的電池梯次利用在儲能或者通信等領域。這種做法在國外已經有成功的先例。由于不斷回收利用措施并且提升規?;厮估贛odel S上使用的18650圓柱電池的成本降低了約40%。特斯拉的價格始終讓人感覺很高,如果沒有電池回收的梯次利用,價格會更高。

  然而,國內過了質保期的電池回收利用情況并不理想。據筆者了解,比亞迪既生產銷售電動汽車,也涉足光伏發電和儲能領域,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比較好。其他新能源汽車企業幾乎單一生產銷售電動汽車,在電池的回收利用上并不那么樂觀。

  在一次新能源汽車研討會上,筆者與通訊領域的一位專家聊天,他告訴筆者,在通訊基站的備用電源上,他們不是很愿意使用從汽車上淘汰下來的舊電池。以前使用過,暴露了問題。

  各家鋰電池企業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在同一個基站中使用不同品牌的舊電池,電池管理會有很大的麻煩,有些粗制濫造的電池,在基站內使用衰減也很快,這些電池快速衰減會影響其他電池發揮效能。為了保持一致性,在同一個基站內應該使用同一家企業淘汰的舊電池,但總有數量不夠的時候,個別基站需要搭配其他品牌的電池。在基站內儲能沒有電動汽車使用那么苛刻的要求,但也需要做維護,畢竟是從電動汽車上淘汰下來的電池,維護成本也不容忽視,特別是有些基站比較偏遠,維護起來更不容易。這位人士說,從單個電池購買成本來看,舊電池的價格比較低,但從全生命周期來看,舊電池的成本并不見得占優勢。

  解決過了質保期電池的出路問題,應該采用系統性解決辦法,一是政策措施到位;二是把生產、使用、回收幾個環節的利益捆綁在一起。

  目前,汽車企業自己回收電池并尋找其他需要的企業,這種市場經濟行為無可厚非,筆者以為,在初期,相關部門應該出臺一些鼓勵政策,這套體系成熟和完善后,再放手讓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發揮作用。

  把過了質保期的電池用于儲能或者通訊領域,這些做法事關比亞迪的利益,他們當然有積極性。其他企業都打著自己的小算盤,積極性就不那么高。筆者建議,從電動汽車用戶那兒淘汰下來的電池,達到通訊企業的檢測標準,可以考慮給車主一些通話費優惠,或者上網流量優惠等。這樣能夠促使用戶正確駕駛電動汽車,也讓企業和用戶愿意把電池交給正規的單位回收,避免流向黑作坊。

更多推薦

專家專欄

企業專題

熱門文章

展會沙龍

󰀗返回頂端